为祖先作追善供养回向

为祖先作追善供养回向

彼岸会与盂兰盆法会的重要意义

各个文化与传统都有其独特的方式,让人们得以怀念与敬仰逝去的亲友。

在日莲正宗的修行中,我们在早晚勤行的第五座,每天两次为故人祈念。

在祈念时,我们不仅在心中默念他们的名字以示怀念,也祈念他们得以成佛。我们感恩和感激他们所度过的人生, 以及对我们生命的影响。我们感激他们灌输知识与智慧给予我们。对某些人来说,也感激他们激发我们开始修行。

在周年纪念日、彼岸会、盂兰盆法会等期间,我们也在寺院为已故亲人申请塔婆供养。因此,往生的亲人也能因我们题目的力量而受益,就像我们自身唱诵题目时一样。

彼岸会与盂兰盆法会的区分

彼岸会与盂兰盆法会在日莲正宗佛法中都是重要的法要。在这两个法要期间,信徒们都会为已故的祖先和故人建立塔婆作追善供养并拈香。

然而,您是否知道,这两者其实各自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呢?

关于彼岸会

摘自加藤信学御尊师于2024年9月秋季彼岸会法要的指导,《開妙》刊物第127期

彼岸会是什么?它是在什么时候举行的?

彼岸会是在三月份春分和九月份秋分之日举行的追善法会。
在这两天里,昼夜长短相等,象征着和谐,以及生与死之间的密切联系。

在日莲正宗佛法中,信徒们会在这两天聚集,为已故的祖先奉修追善供养,回顾他们生命的重要性,以及他们在我们通往开悟道路上所扮演的精神角色。

彼岸会在日莲正宗佛法中的重要意义

彼岸会不仅仅是一个形式,它更是一个深入佛教核心教义的机会。它提醒修行者生与死是不可分割的,而在今生所累积的功德,是死后抵达开悟彼岸的关键。通过参加彼岸会,信徒们不仅能够加强与祖先的因缘联系,也能够再次确认自己对修行正法的坚定誓愿。

“彼岸”是什么意思?

“彼岸” 词源自梵文波罗蜜(Paramita),意为“渡过”或“到达彼岸”。在佛法教义中,我们所生活的娑婆世界,也称为“此岸”,是一个因烦恼和宿业而充满痛苦与迷惑的地方。而在生死大河的彼岸,则是开悟的境界 - 一个永恒安稳与幸福的世界。

彼岸会的功德

通过向御本尊奉献御供养,为已故祖先举行追善法会,以及自身努力实践“折伏”(也就是慈悲地将正法教义分享给他人),修行者能够累积无量的功德。这些功德不仅给自己,同时也回向给已故的亲人,引导他们迈向成佛。通过这种因果循环,我们为自己与祖先共同创造了渡过生死之苦、抵达成佛“彼岸”的条件。

关于盂兰盆法会

摘自加藤信学御尊师于2024年8月盂兰盆法会的指导,《開妙》刊物第127期

什么是盂兰盆法会?

盂兰盆法会的起源来自于目连尊者拯救其母亲青提女的故事。由于青提女在过去世中吝啬与贪婪的业因,而堕入饿鬼界,五百世受苦受难。起初,目连虽然想救母亲,但因自己尚未成为《法华经》的行者,无法令母亲成佛。直到后来,他在灵鹫山八年的法会中受持《法华经》,并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,成为“多摩罗跋栴檀香佛”。就在那一刻,他的母亲也同时获得成佛。

为什么在盂兰盆法会中唱题与供养如此重要?

根据日莲大圣人的教示,当我们向饿鬼施供养时,应当诵读《法华经》中的相关经文,并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,为他们祈愿安息。这是因为亡者自己无法唱题,只能依靠我们来为他们代为修行。通过唱题与供养,我们不仅能帮助他们消除痛苦,还能助他们迈向成佛之道。

立塔婆的意义

在盂兰盆法会中建立塔婆具有双重功德:一方面,它能令已故者所回向的功德而获得成佛;另一方面,也能使申请立塔婆的人消灭过去世所累积的罪障。由此可见,立塔婆不仅是为故人祈福,也是修行者自身净化业障、积聚福德的重要实践。


想认识日莲正宗?点击此处获取更多资讯。

欢迎与我们联系,好让我们协助您!